首页

【建微知筑】优秀学子风采——吕振兴:每滴汗都在写人生的诗

作者:吕振兴 信息来源:土木与管理学院 发布日期:2025-08-01

吕振兴,男,汉族,共青团员,2001年12月出生,自入学以来,他始终秉持着奋斗精神,在思想、学习、生活、工作以及创新创业等多个领域全面发展,成为同学们身边的优秀榜样。

2019年9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优秀参训学员;

2020年12月 西藏军区77680部队先进个人;

2020年12月 西藏军区77680部队卫国戍边战士;  

2021年3月  西藏军区77680部队嘉奖;

2021年3月  西藏军区77680部队三等功班;

2022年9月  西藏军区77680部队四有优秀士兵;

2024年9月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道德风尚奖;

2024年11月 黑龙江省首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校赛金奖;

2024年12月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首届“智谷杯”专创融合创新创业大赛银奖;

2024年12月 黑龙江省首届大学生新文科实践创新大赛校赛铜奖;

2024年12月 签约国有企业中建设银行

戎装换书香,热血铸华章

当迷彩服换成学士服,军号声化作校园铃声,他用双肩扛起两种青春的重量。吕振兴,一位从野战部队走来的学子,将军人的铁血意志融入知识的殿堂,在校园里续写着另一场“冲锋”的传奇。

重返校园的第一天,他笔记本的扉页就写着:“训练场上不喊累,书桌面前不低头。”财务管理课堂上,他总像待命的士兵般挺直腰杆,老师讲解合并报表时,他能迅速将“抵销分录”类比成“战术协同”,在小组讨论中提出“财务数据如同战场情报,分析要像侦察兵般精准”的独特见解。为攻克《高级财务会计》难题,他效仿部队“五小练兵”法,把知识点拆成“每日攻坚任务”,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一坐就是三年,书桌上的演算纸堆成了整齐的“弹药箱”。

成长的征途上,吕振兴是永不言弃的攀登者。褪去军装重返校园的他,将部队锻造的钢铁意志注入求学之路。课堂上,他永远是前三排的"钉子户",战术笔记般的课堂记录本里,红蓝黑三色笔迹交织成知识网络,重点处还贴着子弹壳造型的书签——那是他珍藏的退伍纪念。退役复学第一年,他便用行动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

2024年,他带领"团队"征战创业大赛。以大学生创业难痛点为切入点,他们开发的"共享雨伞"智能管理系统,创新性引入军事项目管理思维,设置"战略目标分解""战役资金池""战术执行看板"三大模块。路演现场,吕振兴身着熨烫笔挺的旧军装,以战场急救包为喻阐述产品理念:"就像每个急救包都有标准配置,我们的系统为初创企业配备生存必需的财务工具。"该项目最终斩获大赛金奖,评审团特别赞赏其将军旅基因转化为商业创新的实践。

2024年12月,他获得了国有企业建设银行的签约通知,站在毕业季节点回望,最难忘备考建行的时光。笔试时,他把行测公式抄在笔记本扉页,每天在图书馆刻苦学习,刷逻辑题金融考点按照银行学+建行动态分类整理,连午休都在背时政热点。英语阅读以四级真题为基准,错题本记满了金融术语搭配,面试前对着镜子练习了无数次发言,用手机录音纠正语速。结合时政热点以及金融专业整理资料进行背诵。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取得了笔试第三面试第二的好成绩成功被录取。

吕振兴深知,前方的征途仍需披荆斩棘,未知的考验如同星辰般散落于前路。但他目光如炬,始终以军人特有的果敢踏浪而行——用迷彩淬炼的坚韧夯实专业根基,以永不褪色的热血拥抱生活馈赠,将创新当作新的“冲锋号”吹响。纵使风雨兼程,也定要在时代的画布上,用知行合一的笔触勾勒属于退伍军人的青春注脚,让个人理想与家国脉搏同频共振,在更广阔的天地间镌刻下“若有战,召必回”的热血担当与“强国有我”的时代答卷。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