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郝丽娜老师:《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在线教学经验分享

作者: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0-03-24

工管191班、工管192班本学期开设的《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由郝丽娜老师主讲。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郝丽娜老师依托超星直播客户端与超星学习通开展开展了在线教学,她从学生的体验出发,对在线教学的方式、方法、内容进行了创新设计,形成了一系列如“学习目标卡”“学生预习指南”“土木工程材料学习秘籍”“学习评价量表”等流程文件,将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每堂课,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全过程。

一、课程设计

郝丽娜老师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考核评价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生能自学的(低阶知识点),以学习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自学。学生自学有困难的(高阶知识点),郝老师在线直播课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学习。结合教学目标,提前下发“学习目标卡”“学生预习指南”和“土木工程材料学习秘籍”。

郝老师每次课要提供一套在线课程评价量表,评价学生线上学习效果,以此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达成课程教学目标。

二、课程实施

(一)课前阶段

郝丽娜老师合理选择教学平台,邀请所有学生加入学习通课程班级,分成若干学习小组。为避免卡顿,她提前做好应急预案,建立QQ群课堂。通过学习通平台发布“学习目标卡”“学生预习指南”和“土木工程材料学习秘籍”,更好地帮助学生开展自学。

在学习通课程中布置预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文字、图片、超星图书、学习视频等学习,主动开展问题的研究与探索。

预习任务中还加入主题讨论,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参与感,也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判断学生的预习效果。

郝老师每次课前至少提前一天下发课程流程,提前告知学生每个时间节点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提醒学生直播时间及直播流程。课前30分钟学习通签到考勤。

(二)课中阶段

采用超星直播客户端进行直播,这种实时在线交互的教学方式,目的就是使学生有课堂教学的交互感与参与感。

与《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相关的问题无处不在,郝丽娜老师发起一场特别的直播——《我的家和土木工程材料》,寻找生活中的典型案例,提出问题并讨论。

根据知识点进行课堂时间分解,每个知识点的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在知识点之间通过问答、投票、讨论、测试、案例分析等,避免长时间讲授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课程中结合案例进行讲解,利用学习通提前下发案例视频,学生观看后进行讨论。绪论课结合辉煌中国视频,通过具有典型性的工程案例讲述了近年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在讲解建筑材料的抗渗性结合了火神山医院的地基处理方法,材料的强度讲解结合近期福建泉州欣佳宾馆倒塌事故案例。

(三)课程思政

郝老师直播课上讲解抗渗性与火神山医院地基处理结合,火神山医院在地基处理时,在地基上先铺了一层HDPE膜,这层膜的主要作用就是防止医院的废水废液渗透到周围的土壤和地下水中。火神山医院病房的框架构造采用复合轻钢板材板房建造,这种活动板房可以迅速地组装与拆卸,也能够保证良好的效果。板房的墙体采用了防火性能和保温性能好,还能隔热吸音的50毫米厚岩棉板。也正是有了这些复合材料,火神山医院才得以在10天内建成。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自己的课程与现实如此接近,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引申到火神山医院背后的中国力量,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勉励学生把专业知识学好,将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土木工程材料》将思政元素融入每节课堂,思政教育贯穿教学设计和实施全程。

(四)课后阶段

课后通过学习通,QQ群在线答疑,布置小组作业、个人作业、测验、小组讨论等学习任务,让学生再次巩固教学内容,最终能掌握和形成知识单元体系。部分作业采用教师评价与同伴互评结合的形式,在同学互评过程中对知识进行深加工与思考。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绪论的小组作业为拍摄短视频介绍自己,学生投票与教师投票相结合确定每组最终得分。

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小组作业为:根据主要知识点和逻辑关系画出本次课的思维导图,将课程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的达成融入其中。

课后将直播视频回看链接、知识拓展链接、教师电子板书等分享给学生。并在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实时在线,及时为学生提供指导,便于学生更更好的巩固课程主要知识点。通过学习评价量表对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三、效果与反思

《土木工程材料》课程前两周教学情况统计如下(内含系部、专业教学管理人员4人在内)。

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本门课程在线教学运行总体平稳,学生到课率,在线访问量均较高。学生还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学习了课外视频资源。本门课程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引导学生转变学习理念和模式方法方面,教师的引导、激励作用还有待加强,线上学习社群作用还需进一步提升。

四、下一步设想

进一步注重课程设计,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牢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标,利用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优势,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为向导,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提高有效互动的频次,提升在线教学的效果。

“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模式的开展,是此次疫情期间的特殊教学模式,也是一次助推课程改革和建设的良机。在“互联网+”背景下,依托丰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今后必然成为一种新常态。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受了一次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洗礼,下一步应该思考疫情结束后线下课堂教学与线上教育如何有机结合。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