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杨荣、张帅康、曾庆鹏、肖轶波、张程皓开展“青年筑梦,红色之旅”项目组讯

作者:土木243张利民 信息来源:建筑管理工程系 发布日期:2025-02-22

“青年筑梦,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中,“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是一门生动的必修课。实践期间,同学们将走进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历史讲解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与伟大精神。  

2月10日-21日,部分学生参观红色基地,深刻感悟革命先烈的理想信念与家国情怀,深刻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内涵,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提升历史认知与实践能力。

踏入烈士陵园,庄严肃穆的氛围令人肃然起敬。整齐排列的墓碑仿佛沉默的卫士,诉说着往昔的峥嵘岁月。站在烈士纪念碑前,JG-316团队的杨荣同学深深鞠躬,缅怀先烈,仿佛看到他们为国家和人民英勇战斗的身影。烈士们虽已倒下,但他们的精神永垂不朽。参观结束后,他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感慨烈士们舍弃小家、成就大义的奉献精神,正是他们的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JG-332团队的张帅康同学踏入遵义会址,青瓦白墙与雕花门窗在岁月中散发着古朴庄严的气息,仿佛将人带回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会址内部,会议室里的桌椅、马灯和墙上的地图保持着原貌,令人感受到先辈们在艰难环境中探寻革命道路的坚定决心。遵义会议如同一盏明灯,在红军生死存亡之际指明了方向。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深感这是一次与历史的深度对话。遵义会址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一座精神丰碑,激励着人们坚定信念、勇于创新、团结奋进。他决心以先辈为榜样,将遵义会议精神融入学习与工作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JG-313团队的曾庆鹏同学走进烈士陵园,肃穆的氛围瞬间笼罩全身。整齐排列的墓碑上镌刻着烈士们的名字,简短却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指尖轻触冰冷的石碑,仿佛能感受到他们曾经炽热的心跳。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们告别亲人,奔赴战场,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国家尊严,守护人民幸福。如今山河无恙,我们的美好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这次参观让我深刻领悟到和平的珍贵。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定当传承红色基因,努力奋进,不负先烈们的热血与牺牲

“青年筑梦,红色之旅”社会实践活动中,JG-322团队的肖轶波同学走进革命老区、红色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纪念馆,通过实地参观、历史讲解和互动体验,深入了解革命先辈的奋斗历程。他们深刻感悟革命精神,理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内涵,激发爱国热情与责任担当。活动还鼓励学生用影像记录红色之旅的珍贵瞬间,留存这段充满意义的青春记忆。

JG-328团队的张程皓同学踏入河南焦作西大井,仿佛走进了一部鲜活的工业史诗。沧桑的竖井如坚毅的巨人,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荒僻煤田到工业要地的华丽蜕变。矿工老屋的简陋陈设,诉说着艰苦创业的岁月,他们曾在这里为国家能源事业奉献热血。展馆内,泛黄的照片、锈迹的工具、立功的喜报,勾勒出历史的脉络。焦作煤矿工人在民族危亡时停产罢工,新中国成立后日夜钻研技术,推动产量攀升。如今,西大井在生态修复与文旅融合中重焕生机,成为缅怀历史、激励后人的精神高地。离去时回望,西大井的精神已融入血脉,激励我在人生征程上不畏艰难,书写属于自己的奋斗篇章。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