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专升本)实践教学学期纪实

作者:李华 信息来源:建筑工程系 发布日期:2023-07-13

7月10日上午7时40分,我们在篮球场集合,整装待发,实施上午的专业实践任务,主要任务是将制订的降水施工方案与校园北区建设项目实际降水实施施工进行对比,复合降水管道规划排布。在专业导师徐喜辉老师组织安排同学们列队有序地出发,我们从校园北区出发沿途6.4公里,考察了排水主管沿程走向,了解校园北区降水管道的铺设、走向以及最终的泄水地点。

在途中徐老师为我们答疑解惑,将排水管道的架设施工的注意事项以及在排水管线穿越障碍物的各项措施进行解析,这种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提高我们的实践学习效率又可以磨炼大家的意志品质,通过实地观察也使我们发现自己方案中的不足,也为后续方案的优化提供了实践支撑。

下午14点整,在三教3209教室,开始周实践汇报的大比拼。出席本次活动的评委老师有专业教师徐喜辉老师、陈乐老师,以及企业导师赵双老师。在汇报前专业徐喜辉老师就上午的活动提出:降水排水主管道穿越了哪些障碍;在排水主管道是否有二次加压设备;依靠校园北区建设工程的降水施工的51个抽水泵能否把水成功将排水送至规划排水地点。通过问题激发了同学们的兴趣,在开展评比前就和老师进行积极的互动。汇报以小组抽签的形式开始了比拼活动。此次汇报比拼是以上周布置的任务为主线进行汇报评比,过程中评委老师进行专业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汇报中产生的实践问题指导讲解。在小组比拼最后,企业指导教师赵双老师进行了总结,指出汇报中出现的共性错误,而且给出了准确的解决方案,并让我们对比自己做的降水方案,从中找出有哪些不同,如何改进找出差距,反思并完善前几周制订的降水方案。

感悟及总结:通过上午的实践活动,在和老师的互动中我深刻了解了降水工程的复杂性,让我对降水工程的认知又上了一个高度。通过对比我们小组前面编制的施工降水方案,还是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也让我们能够查缺补漏,在实践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小组的实践成果比拼中,通过观看和学习其他小组的汇报成果,能够发现自己小组没能涉及拓展的知识点,发现其他小组汇报中的亮点,找到自己组的短板之处,进行查缺补漏。

这种形式的学习方式,能够让我们在和老师无障碍沟通中增长才干。实践成果比评环节,相互比评中形成良性竞争,能够互相学习,有助于我们整理拓展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学习体系,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让自己掌握的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同时提高了我们学习的效率。这也为我们以后走入社会、服务社会奠定了基础。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