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智能建造专业举办“三板斧”实验教学活动。“三板斧”聚焦于核心技能训练、跨学科融合实践及创新思维培养,旨在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上午,张兆强老师讲解“洞见基建一生,全生命周期视角下的现代工程管理”的分享。张兆强以丰富的行业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深入剖析了现代工程管理在基建全生命周期中的关键作用。学生们也就智能建造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难点、未来发展趋势等话题与张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气氛活跃,思维碰撞不断。
下午,何敬峰在制图实训室带领新生们开启了基础工具操作训练。何敬峰首先详细讲解了各类基础工具在智能建造中的具体用途和操作规范,同时,将课赛结合的内容融入到了本次课程当中。随后,学生们分组进行实操练习。在实操过程中体会到了智能建造的魅力与挑战,为后续的复杂项目协同设计和创新解决方案探索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晶晶在装配式建筑实训室为新生们带来了“三板斧”活动中的跨学科融合实践。张晶晶精心挑选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装配式建筑案例,涵盖结构设计、施工工艺、材料选择等多个方面。她引导学生们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大家将所学的技术知识融会贯通。徐喜辉老师给同学们展示了VR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通过虚拟现实场景,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和细节处理,进一步加深了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杨平在土工实训室为新生们带来的活动是土工实验操作。杨平首先向学生们介绍了土工实验在智能建造中的重要性,它不仅是检验地基承载力、评估土壤稳定性的关键手段,更是连接理论与实践的重要桥梁。随后,杨平亲自示范了土工实验的基本流程,包括土壤样本的采集、处理与分析,以及各项力学指标的测试方法。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纷纷动手操作,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不仅掌握了土工实验的基本技能,更深刻体会到了实验数据对智能建造决策的支撑作用。
通过一天的实验教学,新生们收获颇丰。智建251班刘晓芋同学表示,这次“三板斧”实验教学活动让她对智能建造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从上午的理论分享到下午的各项实践操作,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与惊喜。原本觉得抽象难懂的专业知识,在亲自动手操作后变得清晰明了。
展望未来,智能建造专业将继续深化实验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为培养更多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智能建造人才而不懈努力。
一审:何敬峰
二审:梁忠强
三审:于骁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