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

以实验为钥,开启土木专业实践之门——土木工程专业开展“三板斧”实验检验技能培训

作者:土木241刘悦 摄影:土木231赵若汐 信息来源:土木工程专业 发布日期:2025-09-16

为深化土木工程专业职业前瞻教育,搭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紧密衔接桥梁,9月15日,土木工程专业聚焦核心实践能力培养,在两位专业教师陈琰琳、杨平的带领下,组织学生开展“三板斧”技能培训之实验检测专项课程,助力学生夯实专业基础、筑牢实践根基。

“土的颗粒分析实验”在三号教学区1106土实验室展开,专业教师杨平以“土颗粒组成决定工程特性”为切入点,先通过工程案例阐明实验对地基处理、路基施工的关键意义。实操中,他从土样代表性采集的“四分法”讲起,指导学生完成烘干除湿、标准筛分层叠放、震筛机定时操作等流程,重点纠正学生在筛余物称量、数据记录中的细节偏差,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粒径土颗粒占比对土壤渗透性、承载力的影响,让抽象的土工理论具象化。

“骨料筛分实验”在三号教学区1110建材实验室进行。专业教师陈琰琳结合混凝土配比设计的工程实际,先为学生拆解骨料级配与混凝土和易性、强度的关联逻辑。实操阶段,她手把手示范骨料取样的“随机多点法”,指导学生规范完成试样称量、筛网清洁、振动参数调试等操作,尤其强调筛后各级骨料的精准称重与百分比计算。实验,她带领学生对比规范级配范围,分析实验骨料的适用性,让学生在数据解读中掌握建材质量评判的基本方法,为后续学习建筑材料检测、混凝土结构设计等课程埋下实践伏笔。

专业“三板斧”实验检验技能培训为学生打开了专业认知的“窗口”,帮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专业内涵与行业发展方向。而在实验实践中,学生不仅能锤炼团队协作、数据分析处理及问题解决等核心能力,还能积累宝贵的实操经验,深化对材料性能、检测逻辑的本质认知。这些收获将成为衔接后续专业学习的桥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快吃透理论知识,在实验操作中能更精准把控流程细节,在结果分析时能更高效挖掘数据价值,最终实现专业学习的无缝衔接与能力进阶。

一审:陈琰琳

二审:钟美慧

三审:于骁晗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