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实践学期】杨坤团队专业实践学期实习感悟

作者:杨坤 信息来源:智能建造专业 发布日期:2025-07-10

为进一步强化专业认知、拓宽专业视野、激发专业学习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智能建造专业杨坤、李晋源、杜思雨、徐玉鑫在齐齐哈尔市彩虹翼航空科技研究服务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实践学期实习。

杨坤同学表示通过实习学习,对数据驱动决策有了具象化理解。从Python脚本自动抓取传感器数据,到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气流分离点,每个步骤都在解构飞行器的空气动力学奥秘。真正的航空科技,始于屏幕却不止于代码。

李晋源同学表示深刻体会到,坐在电脑前编写飞控代码不是简单的敲键盘,而是在构建飞行器的神经网络。在MATLAB中调试PID控制器参数,亲眼看着仿真曲线从剧烈震荡到平稳收敛时,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但更让震撼的是导师对代码安全边界的严苛要求:一行错误代码可能导致的后果,我们必须在电脑前就预见到。这种对技术的敬畏,远比代码本身更值得学习。

杜思雨同学表示ANSYS里给机翼做有限元分析的日子,明白数字世界的精确性决定了现实中的安全性。为验证某新型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反复调整网格密度和载荷工况,直到后处理云图呈现出完美的应力分布。有次因疏忽设置了一个约束条件,企业指导教师严肃地说:在航空领域,0.1%的误差都可能是致命的。这句话让我意识到,坐在电脑前的我们,其实是在和看不见的风险博弈。

徐玉鑫同学表示用Project软件编排发动机研发进度表时,才真正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含义。协调37个并行任务的时间节点,每天都要在甘特图上做十几次动态调整。坐在电脑前的项目管理,不是简单的表格游戏,而是用数字思维构建起的精密协作体系。

一审:梁忠强

二审:钟美慧

三审:于骁晗

打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