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于8月23日至25日参加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检查汇报会议,建筑工程系全体教师采用集体观看和个人观看等多种形式参会。
建筑工程系各专业教师通过参加此次会议对一流课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有不同感悟:
工程管理专业朱同威老师: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工作,根据课程建设目标,制定具体的课程建设计划,包括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提出改进措施。在观看本科课程建设成效的过程中。重视课程内容的更新和优化,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要求;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加强课程评价和反馈机制,为课程改进提供依据。
工程管理专业王梓玮老师:参加了黑龙江省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成效检查汇报暨拟申报第三批一流本科课程负责人培训后,我深有感触。这次的培训不仅为我提供了一次深入理解一流课程建设的宝贵机会,而且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期待。首先,我被这次培训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所打动。每一位讲师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他们对于一流课程的定义、评价标准以及建设方法都有着深入的理解。通过他们的讲解,我对如何建设一流的本科课程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也了解到了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其次,这次培训让我对课程改革有了更深的思考。在当前教育环境下,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课程改革,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而一流的课程是推动这一改革的重要手段。通过培训,我明白了一流课程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优化,更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的创新。这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实践、反思和改进。最后,这次培训也为我未来的工作提供了指引。总的来说,这次培训是一次富有启发性的学习经历,它不仅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也让我对一流课程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认识。我相信,只要我们持续努力,我们一定能够为我校的教育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土木工程专业贺全德老师:一流课程建设过程中教师应有创新意识、恰当运用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建设过程要适当增加培养学生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教师一定要走进课程建设内涵,实现课程的最终靶向目标,服务于专业人才培养。从教师自身而言,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积极主动性,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
土木工程专业钟美慧老师:一流课程是凸显一所高校高水平的、前沿的、特色化的课程体系,是在此方面比较权威的专家团队经过多维度考查推选出来的,它能够体现学校在本学科的特色与风格,体现当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有利于带动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干课程。在建设不同阶层一流精品课程一定要本着自己的所属专业出发,充分体现自己专业的课程特色,必须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和视野,选取适合自己学校的高质量的教材,同时也要考虑教师自身所学专业,在教学中提高教师的素质,考虑教学技术的改进和教学制度的改善。同时建设一流课程还要避免面面俱到,既要突出某一重点领域,也不能脱离整个领域,建设成多层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有效支撑,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本次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如何建设一流课程的基本思路,如何通过课程建设更好的教好自己任教门课,如何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好的把握知识点、技能点、态度点的层次选择等。
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教师要重视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增强掌握课程建设的能力;教师要全力做好本科课程的建设工作。近年来,学校切实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和“三全育人”,推进课程改革创新,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构建课程科学评价体系,实施“四真三化(FT)课程建设模式”。坚持“学生为中心”,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教和以德施教,培养应用型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