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毕业设计质量、完善实验室建设体系,11月11日,土木与管理学院在张静副校长和徐明院长的指导下,由产业副院长贺全德带队,智能建造专业教师梁忠强、土木工程专业助理张晶晶一行三人赴黑龙江东方学院、哈尔滨学院开展专题调研交流。调研团队与两所高校相关院系负责人深入座谈,实地参观教学设施,收获颇丰。
上午,调研团队首站抵达黑龙江东方学院,受到建筑工程学院院长赵运铎、副院长姜业超,以及土木工程系主任石玉环、工程造价系主任陆媛、智能建造系主任王富武等领导和教师的热情接待。双方围绕人才培养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座谈,聚焦产业需求对接、培养定位精准化等关键问题,充分交换宝贵经验。座谈中,赵院长详细介绍了学院紧扣行业发展趋势、开设特色微专业的创新举措,其对提升学生专项技能与就业竞争力的显著成效给调研团队留下深刻印象。
我校贺全德副院长结合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办学特色详细阐述了学校践行的“四真三化”课程建设模式,并依托校企合作基地打造“校外课堂”的创新举措,将企业真实项目引入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实战场景中锤炼技能;同时还重点介绍学校在微专业开发中的特色做法,旨在聚焦细分领域人才需求,培养具备专项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相关分享为双方深化交流搭建了重要桥梁。
随后,在赵院长的陪同下,调研团队实地参观了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岗课赛训”1:1实景模型工法楼。该工法楼高度还原了建筑施工全过程的关键场景,将课程教学、岗位实践、技能竞赛和实训操作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锤炼专业技能,这种沉浸式实践教学模式为我院相关教学设施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
下午,调研团队来到哈尔滨学院,与智能与建筑工程学院副院长高春、刘兴国,智能建造系主任徐培彬、土木工程系主任王宇、实验室负责人王晶彦等教师代表开展交流学习。双方聚焦人才培养的精细化发展,围绕培养方向的差异化设定、前沿拓展课程的开发与设置、课程体系的模块化分类构建等内容进行了深入探讨。哈尔滨学院在前沿课程引入和课程模块化设计方面的成熟经验,为我院优化课程体系提供了新思路。
交流结束后,调研团队在哈尔滨学院教师的陪同下,参观了该校的地下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实验室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设备配置、科研方向、教学应用及校企共建共享模式,展示了其在地下工程领域的教学科研实力。实验室先进的硬件设施和完善的管理运营机制,为学院实验室建设的提质升级提供了有益参考。
此次赴哈尔滨两所高校的调研,搭建了院校间交流合作的坚实桥梁,调研团队全面汲取了两所高校在人才培养、课程建设、实践教学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下一步,土木与管理学院将系统梳理调研成果,结合学院发展实际,将借鉴到的优秀做法转化为具体工作举措,进一步推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科建设水平的提升。
一审:梁忠强
二审:贺全德
三审:徐明